免费另类小说,无码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家一级黄片,双飞视频

聽力測定

跳轉(zhuǎn)到: 導航, 搜索

聽力測定(audiometry),根據(jù)人對純音、語聲、噪聲及電脈沖等信號刺激的反應,測量受試者聽覺功能健全程度,以便了解噪聲對聽力的影響,從而為制定環(huán)境噪聲標準提供科學依據(jù)。聽力測定就是給受試者調(diào)節(jié)信號的大小──由大變小或由小變大,即由“聽得見”到“聽不見”,或由“聽不見”到“聽得見”,逐步接近“聽得見”與“聽不見”的幾率各得50%時的聽閾。在實際測定時,由于受環(huán)境安靜條件和受試者理解程度的影響,測得的聽力水平往往低于理論聽閾值。
  測量方法  聽力測定的方法分非接觸式和接觸式兩種。采用非接觸式測定時,受試者坐在消聲室內(nèi)正對聲源,雙耳同時接收聲信號。這種方法多半用于實驗室研究。采用接觸式測定時,受試者坐在具有一定隔聲要求的測聽室內(nèi),通過耳機單耳接收聲信號。這種方法已普遍應用于常規(guī)聽力測定。所用的純音頻率已經(jīng)規(guī)范化, 通常有 125、250、500、1000、1500(或1600)、2000、3000(或3150)、4000、6000(或6300)、8000、10000赫,根據(jù)測聽的目的,可以酌量減少。如果為了研究聽覺的低頻和高頻特性,上述頻率范圍還可向高低兩側(cè)擴展。


  根據(jù)受試者對所加聲信號反應方式的不同,聽力測定可分為主觀聽力測定和客觀聽力測定兩種。主觀聽力測定(簡稱主觀測聽)是受試者以主訴、手勢或控制指示燈表示自己對聲信號的反應。測聽結(jié)果的準確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受試者精神、意識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客觀聽力測定(簡稱客觀測聽)是受試者接受聲電信號的刺激在生理上引起耳蝸、大腦皮層、外耳等處電勢、阻抗等物理反應。這種反應不受主觀因素影響,可取得較主觀測聽更為準確的測定結(jié)果。因為所用設備和程序較為復雜,還不能普遍用作常規(guī)聽力測定。
  測聽工具  20世紀30年代以前,音叉和秒表是主觀測聽的主要工具。后來,聽力計成為主要的聽力測定設備。聽力計能產(chǎn)生、放大、衰減并阻斷一系列純音信號,故又稱純音聽力計。為了在聽力測定時避免兩耳聽力不對稱的交叉傳導,純音聽力計也能提供白噪聲、窄帶噪聲和計權噪聲。當以唇讀或放音等語言信號代替純音信號時,純音聽力計還可用作語言測聽和語言訓練。
  聽力測定通常由測定者調(diào)節(jié)聽力計的輸出特性。但有些聽力測定由受試者自行控制聽力計的頻率和強度等測試參量,叫作自動聽力測定。
  聽力測定中,聽力計可通過兩種換能器把聲信號耦合輸送給人耳聽覺機構(gòu)。一種是使聲波通過空氣由外耳鼓膜傳到中耳、內(nèi)耳的氣導耳機;另一種是由顱骨乳突或前額部位直達中耳、內(nèi)耳的骨導接收機。
  聽力損失  代表健康聽力的標準值在聽力計上標為零分貝(0 dB)。受試者與此相比的聽力不靈敏程度用分貝表示的數(shù)值為聽力損失。聽力損失在20分貝以內(nèi)的聽力屬于基本正常;聽力損失在40分貝以上的聽力須要靠助聽器改善聽覺功能;聽力損失在90分貝以上的聽力稱為全聾。
  聽力圖  聽力測定的目的是確定受試者在各有關頻率上的聽力損失。把測定結(jié)果表示在以頻率為變量的坐標圖上,將各個頻率的聽力損失分貝數(shù)連成一線,成為聽力圖。聽力圖可以反映受試者的聽覺健全程度,因此聽力測定可以作為噪聲環(huán)境污染及醫(yī)療診斷的佐證材料。

關于“聽力測定”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