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
A+醫(yī)學百科 >> 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 |
慢性皮膚黏膜念珠菌病(chronic mucocutaneous candidiasis)主要是細胞免疫缺陷,而體液免疫多數(shù)呈亢進表現(xiàn)。屬于原發(fā)性細胞免疫缺陷病。
目錄 |
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的病因
(一)發(fā)病原因
(二)發(fā)病機制
發(fā)病機制還不很清楚??赡転槌H旧w隱性遺傳或顯性遺傳。
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的癥狀
患者可出現(xiàn)皮膚、黏膜和爪甲慢性復發(fā)性念珠菌感染,如鵝口瘡、陰道炎等,皮膚損害多見于面部和四肢,呈略隆起的境界清楚的紅斑,伴有角質增生、鱗屑及念珠菌性肉芽腫,顏面、前額和頭頂的皮損常覆角化性厚痂,指(趾)甲周圍顯著腫脹,甲板肥厚、扭曲及破壞。內臟多不受累。合并特發(fā)性內分泌異常如糖尿病、甲狀旁腺機能減退(88%)和埃狄森病(60%),還可有缺鐵性貧血(16%)和維生素A缺乏等。
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的診斷
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的檢查化驗
免疫學檢查:多數(shù)患者有輕微的T細胞功能缺陷,但淋巴細胞總數(shù)、T細胞總數(shù)和淋巴細胞有絲分裂原如PHA等的刺激應答正常。僅對念珠菌抗原的遲發(fā)性皮膚過敏試驗無反應,對其他各種抗原的遲發(fā)性皮膚過敏反應正常。患者B細胞數(shù)及體液免疫功能正常,有正常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
組織學檢查:皮損組織學檢查呈念珠菌性肉芽腫表現(xiàn)。
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的并發(fā)癥
糖尿病、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埃狄森病、缺鐵性貧血、維生素A缺乏。
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治療
參見Di George綜合征的治療。
(二)預后
參看
|
出自A+醫(yī)學百科 “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條目 http://www.yibo008.com/w/%E6%85%A2%E6%80%A7%E9%BB%8F%E8%86%9C%E7%9A%AE%E8%82%A4%E5%BF%B5%E7%8F%A0%E8%8F%8C%E7%97%85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