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另类小说,无码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家一级黄片,双飞视频

萍蓬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萍蓬草
Pínɡ Pénɡ Cǎo
萍蓬草
別名  
功效作用 退虛熱,除蒸止汗,止咳止血,祛瘀調經(jīng)。主治癆熱,骨蒸盜汗,肺結核咳嗽,神經(jīng)衰弱,月經(jīng)不調,刀傷。
英文名  
始載于  
毒性  
歸經(jīng)  
藥性
藥味

萍蓬草別名黃金蓮、萍蓬蓮,睡蓮科萍蓬草屬植物,該屬約有25種,初夏時開放,是夏季水景園中極為重要的觀賞植物。其拉丁種名pumilum意為“矮生的”。

目錄

基本信息

學名:pumilum

別名:黃金蓮、萍蓬蓮

科屬:睡蓮科萍蓬草屬植物。

種拉丁名:Nuphar pumilum (Hoffm.) DC.

科拉丁名:Nymphaeaceae

屬拉丁名:Nuphar

該屬約有25種,我國有45種?! ?/p>

簡介

蓬草英文名稱為yellowwaterlily(黃水蓮),顧名思義它和睡蓮有關,葉近于圓形浮貼水面,在基部還有一個V形的缺刻,最早和睡蓮同在睡蓮屬;不過萍蓬草為子房上位,種子不具假種皮,相對于中位子房、種子具假種皮的睡蓮屬,有很大的不同。萍蓬草的花比睡蓮小很多,而且也沒有那么多美麗的花部構造,然而當一大片的萍蓬草黃色的花綻放水中時,自然也有它吸引人的地方。由于其果實形狀像酒壺,所以有BrandyBottle(白蘭地酒壺)的稱呼。

臺灣萍蓬草是日籍植物學者島田彌市(Y.Shimada)1915年于新竹縣的新埔所采集,日本植物學者早田文藏(B.Hayata)于1916年在臺灣植物圖譜(IconesPlantarumFormosanarum)中發(fā)表為新種,種名shimadai就是為了紀念其采者島田市,模式標本(Isotype)目前仍保存在林業(yè)試驗所植物標本館中。這種植物的特征在于葉形近于圓形,業(yè)葉背具有許多毛,不過肉眼不易看出,要在解剖顯微鏡下才能看得清楚。其次,柱頭頂端分裂,在每一裂片兩側呈紅色,使得臺灣萍蓬草與其它種類的萍蓬草相較起來,觀賞性更高?! ?/p>

形態(tài)特征

萍蓬草(圖1)

萍蓬草是多年生浮葉型水生草本植物。

根狀莖肥厚塊狀,橫臥。葉二型,浮水葉紙質或近革質,圓形至卵形,長8~17厘米,全緣,基部開裂呈深心形。葉面綠而光亮,葉背隆凸,有柔毛。側脈細,具數(shù)次2叉分枝,葉柄圓柱形。沉水葉薄而柔軟?;▎紊?,圓柱狀花柄挺出水面,花蕾球形,綠色。萼片5枚,倒卵形、楔形,黃色,花瓣狀。

花瓣10~20枚,狹楔形,似不育雄蕊,脫落;雄蕊多數(shù),生于花瓣以內子房基部花托上,脫落。心皮12~15枚,合生成上位子房,心皮界線明顯,各在先端成1柱頭,使雌蕊的柱頭呈放射形盤狀。子房室與心皮同數(shù),胚多數(shù),生于隔膜上。漿果卵形,長3厘米,具宿存萼片,不規(guī)則開裂。種子矩圓形,黃褐色,光亮?;ㄆ?~7月份,果期7~9月份。

貴州萍蓬草葉近圓形或卵形,株型較小。中華萍蓬草葉心臟卵形,花大,花徑5~6厘米,柄長伸出水面20厘米左右,觀賞價值極高。

歐亞萍蓬草葉大,厚革質,橢圓形。

臺灣萍蓬草葉長圓形或卵形。

萍蓬草是多年生浮葉型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肥厚塊狀,橫臥。葉二型,浮水葉紙質或近革質,圓形至卵形,長8~17厘米,全緣,基部開裂呈深心形。葉面綠而光亮,葉背隆凸,有柔毛。側脈細,具數(shù)次2叉分枝,葉柄圓柱形。沉水葉薄而柔軟?;▎紊?,圓柱狀花柄挺出水面,花蕾球形,綠色。萼片5枚,倒卵形、楔形,黃色,花瓣狀?;ò?0~20枚,狹楔形,似不育雄蕊,脫落;雄蕊多數(shù),生于花瓣以內子房基部花托上,脫落。心皮12~15枚,合生成上位子房,心皮界線明顯,各在先端成1柱頭,使雌蕊的柱頭呈放射形盤狀。子房室與心皮同數(shù),胚多數(shù),生于隔膜上。漿果卵形,長3厘米,具宿存萼片,不規(guī)則開裂。種子矩圓形,黃褐色,光亮。花期5~7月份,果期7~9月份。

萍蓬草(圖2)

花:臺灣萍蓬草的花期是一年四季,花朵有圓形的花梗,具有白色的長柔毛;花朵的最外圍是帶綠色或暗紅色的萼片,花萼五枚,萼片約1.6公分長,0.8-1.2公分寬:往內一輪是花瓣,花瓣不甚明顯,花瓣為線形,約10枚,黃色,約5-6公厘長,1.5-2公厘寬,長相和雄蕊相近;花瓣的內側即是雄蕊,約30枚,黃色,花藥約3公厘長,花絲約7公厘長,花藥明顯,和花瓣明顯區(qū)分開來;中心的柱頭在頂端平展成盤狀,6-10裂,有些種類完全合生,紅色,全世界約20種的萍蓬草類,它是唯一有紅色的雌蕊,柱頭下方到子房的部位則會縮小像瓶頸一般,但有些種類則沒有。

葉:浮水葉近於圓形,浮水葉,基部有一個V形的缺刻,約10-12公分長,7-10公分寬,下表面具有許多短毛;葉柄橫切面呈三角形,在基部有擴大成翼狀。

果實與種子:果實為壺形,約2公分長,寬度1.5公分。種子卵形,草綠色,狀似綠豆,長約3-4公厘,2公厘寬。

根莖:臺灣萍蓬草的根莖肥厚,呈圓筒狀,地下莖約在水底爛泥下一公尺深橫走,直徑可以到二公分,老熟的地下莖呈白色,直徑約三公分。  

生態(tài)特性

花部的特征

萍蓬草(圖3)

外圍最明顯部分是萼片,萼片的外部常帶綠色或暗紅色,往內一輪才是花瓣,它的花瓣很不明顯,長相和雄蕊很接近,不仔細看不容易區(qū)分,再往內則是數(shù)目繁多的雄蕊,上面有明顯的花藥,可以和花瓣明顯區(qū)分。中心就是雌蕊的部分,雌蕊頂端的柱頭展開形成像盤子的樣子,有些種類完全合生,臺灣萍蓬草的柱頭則有6-10個分裂,柱頭下方到子房的部位則會縮小像瓶頸一般,但有的種類則沒有。

萍蓬草是睡蓮科中唯一沒有熱帶種類的一個屬,臺灣萍蓬草的分布則是萍蓬草屬世界分布的南限。早期對于萍蓬草屬的分類從七種到二十五種,可以看出這一屬的植物在睡蓮科中是相當麻煩的,在分類上不容易區(qū)分,不過最近的研究可能會有一些調整,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個節(jié)(section),一為舊世界分布(歐亞地區(qū)的種類)的sect.Nuphar,另一為新世界分布美洲的種類)的sect.Astylus。從花果部位的構造可以加以區(qū)分,sect.Nuphar有五枚花萼,花藥的長度大約為花絲的一半或稍短,果實壺形具有縮小的頸部;sect.Astylus花萼有6-12枚,花藥的長度約為花絲長度的1-2倍,果實卵形不具明顯的頸部。從各項特征來看,臺灣萍蓬草屬于舊世界分布的sect.Nuphar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筆者認為它可能是在種下亞種或變種的分類地位。就萍蓬草屬來說,從過去七到二十幾種的認定,而今又有許多被合并或成為亞種的階級,筆者檢視日本和大陸的一些文獻,發(fā)現(xiàn)部分種類和臺灣萍蓬草的確有許多相似之處;其次,就水生植物來說,大部分都是屬于世界廣泛分布的種類,以臺灣的地質年代和地理位置來看,要形成一個水生的特有種植物可能性較低。臺灣萍蓬草有可能是從臨近的大陸或日本傳播過來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隔離形成現(xiàn)在臺灣的特有的植物。不過缺乏更進一步的資料,對于臺灣萍蓬草的分類地位,還有待更多的研究才能做定論?! ?/p>

植株的特征

萍蓬草以浮水葉為主,在水中有少許的沉水葉;沉水葉較小且薄,邊緣呈波浪狀;浮水葉近于圓形,約10-12公分長,7-10公分寬,下表面具有許多短毛;葉柄橫切面呈三角形,在基部有寬大成翼狀的樣子,《中國植物志》則將其描述為葉柄基部膨大?;üA形,具有白色的長柔毛;花萼五枚,萼片約1.6公分長,0.8-1.2公分寬;花瓣10枚,線形,黃色,約5-6公厘長,1.5-2公厘寬;雄蕊約30枚,黃色,花藥約3公厘長,花絲約7公厘長;柱頭在頂端平展成盤準狀,6-10裂,紅色。果實壺形,約2公分長,1.5公分寬。種子卵形,草綠色,有如小形的綠豆,長約3-4公厘,寬約2公厘。

也許你不曾仔細看過臺灣萍蓬草的根部,它在泥中橫走的部位是地下莖,直徑可以到二公分,老熟的地下莖呈白色,直徑約三公分,葉子脫落后會留下明顯的葉痕,臺灣萍蓬草可以不斷在蔓延其族群,其長像有如脊椎骨,所以日本人將其稱為“河骨”,從地下莖長出的不定根則是以二或三條的方式長出,這種情形在睡蓮屬的一些種類,也具有相似的情形?! ?/p>

繁殖特征

除了地下莖以營養(yǎng)繁殖的方式不斷長出新的芽和枝條之外,種子在繁殖和散播方面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果實成熟之后裂開開,露出白色的內果皮,種子就包在這內果皮之中,而這白色的內果皮呈海面質狀,且稍具有黏性,可以幫助種子在水面漂浮一段時間,最后種子才會完全被釋放出來,沉到水底。種子只要在適當?shù)臏囟戎戮涂梢园l(fā)芽,不會有休眠的問題。種子是萍蓬草散播的重要機制,而地下莖則是它到達一個的地方之后,拓展領域占領地盤最有利的方式?! ?/p>

與睡蓮對比

相對于睡蓮,大多數(shù)的人對“臺灣萍蓬草”較為陌生,原因無它,主要因為臺灣萍蓬草在臺灣本來數(shù)量就較為稀對少,而且目前只分布于桃園龍?zhí)兜纳贁?shù)池塘中。盡管去在本省西部的桃園、新竹和南投等地區(qū)都有采集記錄,但是缺乏更詳細的資料,今天也很難了解這種植物在過去的分布和數(shù)量了。不過可以想見的是:臺灣萍蓬草目前皆生育于私人的土地上,而國人在土地使用的習慣上總多希將將農地變更為建地,如此可以有更高的地價。面對一批批農地轉為建地的現(xiàn)況,有些地主痛恨它,原因在于它是瀕臨絕種的稀有植物,為將來土地的開發(fā)使用多了一個變數(shù)。筆者曾有一回到龍?zhí)兜貐^(qū)去找尋其它種類的水生植物,不料被一名當?shù)氐刂鲝穆分袛r下,不讓我與友人經(jīng)過,還語帶威脅的口氣,從這位先生的口氣中,不難聽出他所講的就是指臺灣萍蓬草?!佰痢痹桥_灣蓬蓬草賴以生存至今的重要因素,而今日“埤塘”灌溉功能既失,臺灣萍蓬草的命也吉兇未卜,或許未來我們只能到植物園或特定水生植物愛好者的池塘或水盆中才能見到它?! ?/p>

古籍敘述

至于唐朝詩人杜甫《將別巫峽贈南卿兄瀼西果園四十久詩》:“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痹娭械摹捌寂睢笔恰?a href="/w/%E6%B5%AE%E8%90%8D" title="浮萍">浮萍”和“蓬草”的連稱,分屬兩物,與本文所指的“萍蓬”并無直接的相關。“浮萍”這一類的植物,在水面上漂浮不定;“蓬草”則是菊科飛蓬屬(Erigeron)的植物,果屬上具有冠毛,成熟后隨風飄揚,因而“萍蓬”二字便被用來比喻輾轉遷徙,沒有固定的居所。而本文所談的“萍蓬草”并不是漂浮不定的植物,它的根部是固定在水底的泥土之中?! ?/p>

地理分布

萍蓬草分布于廣東、福建、江蘇、浙江、江西、四川、吉林、黑龍江、新疆等地。日本、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qū)和歐洲也有分布。

貴州萍蓬草分布于貴州。

中華萍蓬草分布于江西、湖南、貴州、浙江。

歐亞萍蓬草分布于新疆、貴州,歐洲也有。

臺灣萍蓬草產于臺灣省?! ?/p>

發(fā)現(xiàn)歷史

萍蓬草最早是由日籍植物學者島田彌市(Y.Shimada)1915年於新竹縣的新埔所采獲。后來日本植物學者早田文藏(B.Hayata)於1916年在臺灣植物圖譜(IconesPlantarumFormosanarum)中發(fā)表為新種,為了紀念采集者,便將種名命名為Shimadai。最初的模式標本(Isotype)目前仍保存在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yè)委員會林業(yè)試驗所林業(yè)試驗所植物標本館中?! ?/p>

生長習性

性喜在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中生長。

對土壤選擇不嚴,以土質肥沃略帶粘性為好。適宜生在水深30~60厘米,最深不宜超過1米。生長適宜溫度為15~32℃,溫度降至12℃以下停止生長。

低溫,長江以南越冬不需防寒,可在露地水池越冬;在北方冬季需保護越冬,休眠期溫度保持在0~5℃即可?! ?/p>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將頭年采收貯存的種子在第二年春季進行人工催芽,播種土壤為清泥土,pH在6.5-7.0之間。加肥(腐熟的芝麻餅、豆餅等均可)拌均勻,上水浸泡3-5d后(最好在泥的表面撒上一層砂),再加水3-5cm深,待水沉清后將催好芽的種子撒在里面,根據(jù)苗的生長狀況及時加水、換水,直至幼苗生長出小錢葉(浮葉)時方可移栽。

移栽時每株行距10cm、株距15-20cm,并加強幼苗期的管理。待植株生長到4-6片浮葉時(寬8cm以上)方可定植。定植的方法是每缸一株(1株/平方米),如果在大面積的觀賞區(qū)種植,土壤又肥沃,可按1株2m定植。萍蓬草種子的貯存溫度在3-5℃時保存的結果較好,翌年發(fā)芽率達80%以上。

無性繁殖:無性繁殖是以地下莖繁殖、分株繁殖。繁殖在3-4月份進行,是將帶主芽的塊莖切成6-8cm長,側芽切成3-4cm長,作繁殖材料。分株繁殖5-6月進行,是將帶主芽的塊莖切成6-8cm長,然后除去黃葉、部分老葉,保留部分不定根進行栽種,其所分株繁殖的植株在營養(yǎng)成分充足的條件下很快進入生長階段,即當年可開花結實?! ?/p>

組織培養(yǎng)

材料與方法

材料及滅菌:于5 一月份將在池塘淺水區(qū)生長非常旺盛的萍蓬草挖出來,將全株用自來水反復洗滌干凈,將其根部置于0.001 %的HgCl2 溶液中初步殺菌48h 后,把嫩根莖剪下,置于500ml 的磨口廣口瓶中,用自來水沖洗4Omin 左右,再用0.05 %安利洗滌液振蕩洗滌15min ,移至超凈工作臺上進行操作。將經(jīng)上述處理的嫩根莖用無菌水洗滌至沒有泡沫時加人70%乙醇滅菌約20s 左右,迅速用無菌水振蕩洗滌2 次,再用0.05 % HgCl2溶液振蕩滅菌5min 后將滅菌液倒掉,再倒人0.025 % HgCl2溶液,繼續(xù)振蕩滅菌15min ,最后用無菌水洗滌5 次。在無菌條件下,將經(jīng)過上述滅菌處理的嫩根莖切成0.2-0.3cm 的根莖塊,接種到相應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進行培養(yǎng)和觀察。

培養(yǎng)條件

以1/2MS 和1/3MS 為基本培養(yǎng)基,附加不同濃度的細胞分裂素生長素。以1/2MS 為基本培養(yǎng)基時,加蔗糖15g/L;以1/3MS 為基本培養(yǎng)基時,加蔗糖10g/L 。固體培養(yǎng)基胨力強度為160g/L,pH5.8 - 6.0 , 培養(yǎng)溫度18 一26 ℃ ,光照12 腳左右,光照度2000~3000lx。

結果與分析

不同濃度激親對愈傷組織誘導的影響:在超凈工作臺上,將萍蓬草無菌嫩根莖塊接種到裝有以MS 為基本培養(yǎng)基附加不同濃度的BA 、2 , 4 一D 、IAA 的培養(yǎng)基三角瓶中,進行愈傷組織的誘導培養(yǎng),每種培養(yǎng)基接種100 塊,每個三角瓶中接種10 塊。接種培養(yǎng)以記后進行觀察和統(tǒng)計。由表1 可見,在不用激素2 , 4- D 的培養(yǎng)基上不能誘導嫩嫩莖形成愈傷組織;在不同濃度的BA 與濃度為l.2mg/ L , (單位下向略)的2 , 4 一D 配合使用時,會不同程度的誘導嫩根莖形成愈傷組織,但不同濃度的BA 愈傷組織的誘導率、愈傷組織生長速度及外部形態(tài)差異較大。其中濃度為0.4 和0.8 的BA 與濃度1.2 的2,4 一D 配合使用時,不僅愈傷組織的誘導率達到了97 %以上,而且愈傷組織的生長速度快,且質地較為疏松、外觀呈淡綠色的顆粒狀。這種愈傷組織為具有分化能力的愈傷組織悶。將上述誘導培養(yǎng)的愈傷組織接種到相同的培養(yǎng)基上,在培養(yǎng)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進行繼代培養(yǎng)。統(tǒng)計每代培養(yǎng)所需時間。連續(xù)培養(yǎng)8 代表明,在此培養(yǎng)基上誘導形成的愈傷組織在同一培養(yǎng)基上連續(xù)繼代培養(yǎng)生長的愈傷組織,不僅仍具有分化和形成愈傷組織的能力,而且愈傷組織培養(yǎng)周期縮短為45 d ,每個繼代周期繁殖系數(shù)為36 。這說明,Ms + BAO.4~0.8 + 2 , 4 -D 1.2 是誘導萍蓬草嫩根莖形成具有分化能力愈傷組織的理想培養(yǎng)基?! ?/p>

栽培管理

(1)溫度:溫度對萍蓬草屬的生長發(fā)育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武漢4-7月的平均溫度為16.5-21.7℃,對苗期的幼苗培養(yǎng)最為適宜;8月均溫度超過29℃時,對該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一定的影響,當氣溫長期在38℃時,植株停止生長或生長極慢;當氣溫在42℃以上時,地表氣溫在53℃時,水溫隨之升高,就會出現(xiàn)腐葉,重者會造成植物的死亡。因此,在此期間必須保持水源的流暢。萍蓬草屬植物的最適宜的溫度:月均溫度范圍為16.5—24—29—13℃。當日均溫度(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為10℃左右時植株終止生長。

(2)光照:光照對萍蓬草的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不大。在武漢的光照條件下能正常生長。

(3)土壤:萍蓬草植物對土壤的pH要求不十分嚴格,在pH=5.5-7.5的條件下都能正常地生長發(fā)育。但肥力與它有著密切的關系,土壤肥沃,花多,色彩艷麗,花期長,整個植株生長旺盛,觀賞期長,反之,失去觀賞價值。

(4)缸、池的選擇:我們選用缸高65cm、缸內徑65-80cm,池內徑直徑1×1m或2×2m,深60cm的定植條件。

(5)病蟲害防治:防治水綿(苔)可用硫酸銅噴灑于水中,幼苗期噴灑濃度為3-5mg/L,成苗期為30-50mg/L。蚜蟲可用1000-1200倍的敵百蟲敵敵畏或用50%樂果乳劑2000倍均可起到殺蟲的效果。斜紋夜蛾等蟲類可用1000-1500倍的敵殺死噴灑于葉的表面可起到殺蟲的效果。螺螄類可用茶餅、生石灰、黃姜粉等均可達到殺蟲的效果。還有田間管理法,即不斷清除水綿與雜草?! ?/p>

施工栽植

選擇底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進行施工栽植。萍蓬草的施工方式分為直栽和客土袋栽兩種形式。萍蓬草的根莖、葉柄細長,為提高成活率,常進行全苗移栽。

直栽方法適宜于水深在 80cm以下施工條件優(yōu)越的施工環(huán)境。施工時,將萍蓬草的根莖直接栽種于土層中即可。萍蓬草的適應能力強,生長期施工的,一般施工后10天即可恢復生長,25天左右即可開花。

而對于底土層過于稀松或底土層過淺不適宜直接栽種、水位過深且變化較大的施工區(qū)域,常采用客土袋栽的形式進行施工栽種??屯链砸詿o紡布袋或植生袋作為載體,以肥沃的壤土或塘泥作基質,將萍蓬草根莖基部緊扎于袋內,露出頂芽。按施工要求投放于施工區(qū)域水域??屯链缘牡钠寂畈莞的艽┩复w扎根于底土層中,因此,栽植后的成活率較直接栽種要高。

萍蓬草水景盆栽時,以塘泥或腐熟的有機質加園土作為栽培基質,栽植后,置于淺水區(qū)域養(yǎng)護,至生長恢復后移入景觀區(qū)域進行日常管護,管理粗放?! ?/p>

病蟲防治

萍蓬草生長期間還常發(fā)生大量蚜蟲,可用1000~1200倍敵百蟲、敵敵畏或50%的樂果乳劑200倍液噴灑。螺螄可用茶餅、呋喃丹及生石灰殺治?! ?/p>

用途

觀賞

萍蓬草為觀花、觀葉植物,多用于池塘水景布置,與睡蓮、蓮花、荇菜、香蒲黃花鳶尾等植物配植,形成絢麗多彩的景觀?! ?/p>

凈化水

又可盆栽于庭院、建筑物、假山石前,或在居室前向陽處擺放。根具有凈化水體的功能。荒年時種子舂米可食用。試驗證明在種植萍蓬草的底泥中產生的CH4,有四分是通過萍蓬草枝條釋放的; 白天,根系內的CH4 濃度達10 %, 而伸出水面的幼枝條內的濃度大為減少 。不僅活的植株是痕量氣體的主要釋放通道,枯死的植株也是CH4 等氣體從底泥釋放的通道。Brix 的研究表明枯死的蘆葦枝條仍然是底泥中CH4 釋放的主要通道,即使在冬天,通過枯死蘆葦葉的CH4 釋放速率最高值也可達64 mL m-2d-1?! ?/p>

藥用

根狀莖入藥,能健脾胃,有補虛止血、治療神經(jīng)衰弱之功效?! ?/p>

工程應用

萍蓬草的花葉尤佳,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常于開闊園林水景所應用,作為水景點綴的主體材料。庭院水景中,萍蓬草的花小色艷,可與假山石及池塘組景,亦可作為家庭盆栽植物栽植觀賞。

萍蓬草為鄉(xiāng)土植物品種,耐污染能力強,尤其適宜于淤泥深厚肥沃的環(huán)境中生長,因此,在湖泊環(huán)境生態(tài)恢復工程中,可作為先鋒植物品種進行配置和應用。萍蓬草的根系發(fā)達,對污水的適應能力較好,人工濕地建設時,可將其應用于濕地系統(tǒng)末端的強化處理工藝中,以可提高凈化效果?! ?/p>

萍蓬草子

異名】水粟包(《綱目》),萍蓬子(姚可成《食物本草》)。

【來源】為睡蓮科檀物萍蓬草的種子。

【植物形態(tài)】萍蓬草(《本草拾遺》),又名:水粟(《綱目》),萍蓬蓮、黃金蓮、水面一盞燈、水萍蓬、矮萍蓬。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莖肥大,橫臥。葉漂浮,闊卵狀,長6~17厘米,寬6~12厘米,基部深心形,上面亮綠色,下面紫紅色,密生細毛,側脈羽狀;葉柄有細毛;生于水中的葉,質略柔薄?;▎紊诨üm敹耍∷?,直徑3~4厘米;萼片5,革質,大而色黃,橢圓狀卵形;花瓣小,多數(shù),楔狀矩圓形,頂端截形或微凹,背面有蜜腺;雄蕊多數(shù);子房上位,柱頭盤狀,有8~10個輻射狀淺裂。漿果卵形,基部窄狹;具宿存萼片和柱頭。種子多數(shù),粟米狀,革質,假種皮肉質?;ㄆ?~8月。

生于池沼、河流等淺水中。分布華東、華南、西南、東北等地。

本植物的根莖(萍蓬草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秋季果熱時采收。

【藥理作用】同屬植物日本萍蓬草,又名川骨,含脫氧萍蓬草素(堿),有麻痹呼吸中樞的作用。

性味】《綱目》:“甘澀,平,無毒。”

【功用主治】①《綱目》:“助脾厚腸。”

②蘇醫(yī)《中草藥手冊》:“滋養(yǎng)強壯,健胃,調經(jīng)。治體虛衰弱,消化不良,月經(jīng)不調?!?/p>

【采集】秋季果熱時采收。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

參考

關于“萍蓬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