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另类小说,无码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家一级黄片,双飞视频

物理診斷學/血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yī)學電子書 >> 《物理診斷學》 >> 一般檢查 >> 一般狀況 >> 血壓
物理診斷學

物理診斷學目錄

推動血液血管內(nèi)流動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壓力稱為血壓。臨床上所謂的血壓系指動脈血壓而言,代表周身循環(huán)(體循環(huán))的血壓,心室收縮動脈內(nèi)壓力最高,稱收縮壓;心室舒張時,動脈內(nèi)壓力逐漸下降到最低,稱舒張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稱為脈壓差。血壓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外周血管阻力、大動脈壁的彈性、心搏出量及心肌收縮力。

(一)測量方法

目前臨床上測量血壓均采用間接的方法,即用血壓計來測量,常用的血壓計有汞柱式及彈簧式兩種(圖4-1-8、4-1-9),前者較準確,后者較方便,而電子血壓計則可直接顯示血壓數(shù)字,使用方便。常用血壓計由三部分組成、橡皮袖帶(成人型寬12-14厘米),橡皮氣球及壓力表,壓力表以毫米汞柱為單位。測量血壓時受檢者取坐位或仰臥,上肢血壓多取肱動脈檢查,肱動脈與血壓計均應與右心房同高,測量前先將袖帶內(nèi)空氣完全放出,將袖帶纏于上臂、下緣距肘窩約2-3cm,然后將手指置放在肱動脈處,橡皮氣球打氣至肱動脈搏動消失時,再將壓力提高4kPa或30毫米汞柱然后將聽診器胸件輕輕放在手指觸及的肱動脈處,此時徐徐放氣使壓力下降,當聽到第一個聲音時,壓力表上的讀數(shù)即為收縮壓;繼續(xù)放氣,聲音逐漸增強音調變高,然后突然減弱變?yōu)榈统?,常隨著很快消失。一般讀取動脈搏動音突然變?yōu)榈统習r的壓力值為舒張壓(圖4-1-10)。也可采用觸診法測量;袖帶注氣時,將手指觸橈動脈搏動至搏動消失時,再繼續(xù)打氣將壓力提高2.7~4kPa或20-30毫米汞柱。徐徐放氣至脈搏重新出現(xiàn)時,壓力表上讀數(shù)即為收縮壓,觸診法不能測出舒張壓為其缺點。測量血壓時,一般為右上肢為準。連續(xù)測2-3次,取其最低值,臨床上均采用聽診法測量,血壓記錄用收縮壓/舒張壓表示,單位為毫米汞柱、新的法定單位改用千帕(kpa),1毫米汞柱相當于0.1333千帕(kpa)(圖4-1-1)。在某些疾病主動脈縮窄時,上下肢血壓右有明顯差異,此時尚須加測下肢血壓,方法同前,囑受檢者取俯臥位、橡皮袖帶纏于大腿部、下緣距月國窩上3厘米。用聽診法測月國動脈壓力,為下肢血壓。

用汞式血壓計測量上肢血壓


圖4-1-8 用汞式血壓計測量上肢血壓

彈簧式血壓計


圖4-1-9 彈簧式血壓計

收縮壓及舒張壓示意圖


圖4-1-10收縮壓及舒張壓示意圖

(二)血壓的速范圍及其變異

1.正常血壓 正常成人收縮壓為12kPa-18.7kPa或90-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在8.0-12kPa脈壓差為4.0-5.3kPa。40歲以后收縮可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新生兒收縮壓平均為6.7-8.0kPa,舒張壓4.0-5.3kPa。1歲以上小孩可用下列公式計算:收縮壓=80+(年齡乘以2)毫米汞柱,舒張壓相當于收縮壓的2/3。正常情況下,兩上肢血壓相差可達1.3-2.7kPa,下肢血壓比上肢高2.7-5.3kPa,坐位收縮壓較臥位低1.3kPa舒張壓反高0.8kPa(或6毫米汞柱)。

表4-1-1mmHg-kpa 換算法

mmHg 0 1 2 3 4 5 6 7 8 9
0 - 0.1 0.3 0.4 0.5 0.7 0.8 0.9 1.1 1.2
10 1.3 1.5 1.6 1.7 1.9 2.0 2.1 2.3 2.4 2.5
20 2.7 2.8 2.9 3.1 3.2 3.3 3.5 3.6 3.7 3.9
30 4.0 4.1 4.3 4.4 4.5 4.7 4.8 4.9 5.1 5.2
40 5.3 5.5 5.6 5.7 5.9 6.0 6.1 6.3 6.4 6.5
50 6.7 6.8 6.9 7.1 7.2 7.3 7.5 7.6 7.7 7.9
60 8.0 8.1 8.3 8.4 8.5 8.7 8.8 8.9 9.1 9.2
70 9.3 9.5 9.6 9.7 9.9 10.0 10.1 10.3 10.4 10.5
80 10.7 10.8 10.9 11.1 11.2 11.3 11.5 11.6 11.7 11.9
90 12.0 12.1 12.3 12.4 12.5 12.7 12.8 12.9 13.1 13.2
100 13.3 13.5 13.6 13.7 13.9 14.0 14.1 14.3 14.4 14.5
110 14.7 14.8 14.9 15.1 15.2 15.3 15.5 15.6 15.7 15.9
120 16.0 16.1 16.3 16.4 16.5 16.7 16.8 16.9 17.1 17.2
130 17.3 17.5 17.6 17.7 17.9 18.0 18.1 18.3 18.4 18.5
140 18.7 18.8 18.9 19.1 19.2 19.3 19.5 19.6 19.7 19.9
150 20.0 20.1 20.3 20.4 20.5 20.7 20.8 20.9 21.1 21.2
160 21.3 21.5 21.6 21.7 21.9 22.0 22.1 22.3 22.4 22.5
170 22.7 22.8 22.9 23.1 23.2 23.3 23.5 23.6 23.7 23.9
180 24.0 24.1 24.3 24.4 24.5 24.7 24.8 24.9 25.1 25.2
190 25.3 25.5 25.6 25.7 25.9 26.0 26.1 26.3 26.4 26.5
200 26.7 26.8 26.9 27.1 27.2 27.3 27.5 27.6 27.7 27.9
210 28.0 28.1 28.3 28.4 28.5 28.7 28.8 28.9 29.1 29.2
220 29.3 29.5 29.6 29.7 29.9 30.0 30.1 30.3 30.4 30.5
230 30.7 30.8 30.9 31.1 31.2 31.3 31.5 31.6 31.7 31.9
240 32.0 32.1 32.3 32.4 32.5 32.7 32.8 32.9 33.1 33.2
250 33.3 33.5 33.6 33.7 33.9 34.0 34.1 34.3 34.4 34.5
260 34.7 34.8 34.9 35.1 35.2 35.3 35.5 35.6 35.7 35.9
270 36.0 36.1 36.3 36.4 36.5 36.7 36.8 36.9 37.1 37.2
280 37.3 37.5 37.6 37.7 37.9 38.0 38.1 38.3 38.4 38.5
290 38.7 38.8 38.9 39.1 39.2 39.3 39.5 39.6 39.7 39.9
300 40.0 40.1 40.3 40.4 40.5 40.7 40.8 40.9 41.1 41.2
310 41.3 41.5 41.6 41.7 41.9 42.0 42.1 42.3 42.4 42.5
320 42.7 42.8 42.9 43.1 43.2 43.3 43.5 43.6 43.7 43.9
330 44.0 44.1 44.3 44.4 44.5 44.7 44.8 44.9 45.1 45.2

正常人的血壓常受各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而變動,尤以收縮壓明顯,早晨血壓較低,晚上、勞動及飽餐后較高,高熱環(huán)境中血壓可下降,而在寒冷環(huán)境中血壓則上升。此外,情緒激動,緊張、恐懼、吸煙、疼痛等均可使血壓上升。

2.病態(tài)性血壓升高成人收縮壓在21.3kPa或以上,舒張壓在12.7kPa或以上者稱為高血壓;血壓值在上述正常值與高血壓值之間者,稱為臨界性高血壓。因舒張壓受環(huán)境的影響較小,故舒張壓升高在臨床上有更重要意義。

3.收縮壓與舒張壓均升高者可見于:原發(fā)性高血壓、急性及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等。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正?;蛏詼p低者,可見于主動脈硬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甲狀腺機能亢進等。

4.病態(tài)性血壓降低 一般收縮壓低于10.7kPa,舒張壓低于8.0kPA時稱為低血壓。但有些青年婦性生理血壓就在10.7/8.0kPa左右,因此需結合患者以往的血壓基礎來判斷。低血壓多見于周圍循環(huán)衰竭、急性心肌硬塞、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包填塞、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

脈壓差的改變 脈壓差增大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高血壓病、主動脈硬化癥、甲狀腺機能亢進、嚴重貧血等。

脈壓差減小見于低血壓、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嚴重的二尖瓣狹窄、重度心力衰竭等。

此外,上下肢血壓相差顯著者見于多發(fā)性大動脈炎、主動脈縮窄、此時往往上肢血壓升高而下肢血壓降低或測不出;兩上肢血壓明顯不等者,可見于動脈瘤、多發(fā)性大動脈炎等。

(三)注意事項

1.測量血壓前一般應使受檢者安靜休息5-10分鐘后再進行檢查,測量時應脫去過緊的衣袖,以免阻礙血流,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2.測量前,血壓計的汞柱平面應放至0點,血壓計的汞柱應直立不可偏斜。

3.氣袖帶不能過窄,不宜纏得過緊或過松,聽診器不應放在氣袖下進行聽診。

4.每次測血壓至少進行兩次,以便校對,重復測量時,應將壓力計的汞柱平面(或指針)回到0點,并使患者手臂舒適片刻后再測量。

參看

32 呼吸 | 發(fā)育與營養(yǎng) 32
關于“物理診斷學/血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