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另类小说,无码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家一级黄片,双飞视频

鰭薊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鰭薊
Qí Jì
別名 山白薊、白山薊、白背火稈、火草疙瘩、白背、火稈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消痰散結;涼血止血。主瘡癰腫毒;瘰疬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崩漏
英文名 Whiteleaf Olgaea
始載于 東北植物檢索表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種中文名: 鰭薊

種拉丁名: Olgaealeucophylla(Turcz.)Iljin

種別名: 白山薊、白背,額勒古斯—烏拉—洪克拉朱拉(蒙古族名)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30一70cm,莖粗壯,密被白色綿毛,不分枝或上部少分枝,基部被褐色枯葉柄纖維。葉矩圓狀披針形,長5–25cm,寬3–4cm,先端具長針刺,基部沿莖下延成翅。邊緣具不規(guī)則的疏齒或為羽狀淺裂,裂片、齒端及葉絳均具不等長的針刺,上面綠色,下面密被灰白色氈毛。頭狀花序,直徑3–5cm,單生枝端或有時在枝端具側生的較小頭狀花序1–2枚;總苞片多層,先端具長刺尖,管狀花粉紅色,檐部5裂,花藥無毛,瘦果矩圓形,蒼白色,具隆起縱紋和褐斑,冠毛密生,黃褐色,刺毛狀,不等長(圖105)。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國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寧夏等省區(qū)。

生物生態(tài)特征: 鰭薊為軸根型植物。主根粗壯,側根量少,一級側根多數,細弱;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萌發(fā),6月下旬若水分條件正常則進入開花期,花期較長.可延王8月上、中旬,至9月中、下旬進入結果期,具有較長冠毛的果實陸續(xù)脫離植株,隨風飄散。鰭薊為旱生,喜沙植物,散生于干草原,荒漠草原帶,也進入草原化荒漠地帶,習生于固定、半固定沙地,也見于礫石質墳地、覆沙草地,為沙地植物群落常見的伴生成分。生長地土壤為沙質、沙壤質的栗鈣上、棕鈣土、灰鈣土、淡灰鈣土,灰棕荒漠土。根據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地資源調查資料,在渾善達克沙地100m2的小樣地內,平均有鰭薊2株,其分蓋度一般均在2%以下,頻度約10%

飼用價值: 鰭薊在幼嫩時綿羊、山羊采食,秋季與冬季駱駝,牛樂食其花序。因植株粗硬,莖葉葉緣具長刺,故飼用價值較低,為低等飼用植物。在典型沙地樣方內,其地上生物量占總重量的5.8–4.6%,每lOOkg鮮草風干后的重量為42.9–64.7kg。根據采自內蒙古藍旗的樣品,由內蒙古草原勘測設計院分析室分析,鰭薊的化學成分如表105。本種地上部及根可入藥,能破血行瘀、涼血、止血?! ?/p>

中藥材

【藥名】鰭薊

【別名】白山薊、白背、山白薊、白背火稈、火草疙瘩、火稈

【漢語拼音】qi ji

【英文名】Whiteleaf Olgaea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lgaea leucophylla Iljin

【功效】清熱解毒;消痰散結;涼血止血

【考證】始載于《東北植物檢索表》。

性味】味苦;性涼

【科屬分類】菊科

【拉丁文名】Herba Olgaeae leucophyllae

【主治】瘡癰腫毒;瘰疬;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崩漏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750-1730m的砂地、山坡。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切碎曬干。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甘肅等地。

【動植物形態(tài)】火煤草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自基部不分枝工分枝,被白色綿毛。葉互生;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6-17cm,寬2-4cm,先端具刺尖,基部沿莖下延成莖翼寬1.5-2cm,邊緣具疏齒和不等長的針刺,上面綠色,無毛,脈明顯,下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生于枝端,直立;總苞鐘狀,直徑約2-3cm;總苞片多層,披針形,邊緣有刺狀緣毛,外層綠色,質硬而外彎,內層紫紅色,開展或直立,先端具微毛;花冠紅色或白色,花冠外面有遙點,檐部5裂。瘦果長圓形,長1cm,蒼白以,稍壓扁,有隆起的縱紋和褐斑,基部著生而稍斜;冠毛多數,粗糙,淺褐色,多層,向內層漸長,基部結合?;ü?-10月。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鎂品搗敷。

【出處】《中華本草》

關于“鰭薊”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