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葉樹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銀葉樹 | 中藥圖典 |
銀葉樹 Yín Yè Shù |
|
---|---|
別名 | 大白葉仔 |
功效作用 | 澀腸止瀉。主腹瀉;痢疾 |
英文名 | Coastal Heritiera |
始載于 | 《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
毒性 | |
歸經(jīng) | 大腸經(jīng)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澀 |
【出處】 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拼音名】 Yín Yè Shù
【英文名】 Coastal Heritiera
【別名】 大白葉仔。
【來源】 藥材基源:為梧桐科植物銀葉樹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Heritiera littoralis Dryand.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 銀葉樹 常綠喬木,高約10m。樹皮灰黑色,小枝幼時(shí)被白色鱗秕。葉互生,葉柄長1-2cm;托葉披針形,早落;葉片革質(zhì),長圓狀披針形、橢圓形或卵形,長10-20cm,寬5-10cm,先端銳尖或鈍,基部鈍,上面無毛或近于無毛,下面密被銀白色鱗秕。圓錐花序腋生,長約8cm,密被星狀毛和鱗秕;花紅褐色;萼鐘狀,長4-6mm,兩面均被星狀毛,5淺裂,裂片三角形,長約2mm;雄花的花盤較薄,有乳頭狀突起,雌雄蕊柄短而無毛,花藥4-5個(gè)在雌雄蕊柄先端排成一環(huán);雌花的心皮4-5枚,柱頭與心皮同數(shù)且短而下彎。果木質(zhì),堅(jiān)果狀,近橢圓形,光滑,干時(shí)黃褐色,長約6cm,寬約3.5cm,背部有龍骨狀突起。種子卵形,長2cm。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岸,為熱帶海岸紅樹林的樹種之一。
資源分布:分布于臺(tái)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性狀】 種子油含錦葵酸(malvalic acid)53.7%,蘋婆酸(sterculic acid)12.4%及二氫蘋婆酸(dihydroxterculic acdi)。
【性味】 甘;澀;平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2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種子用于腹瀉、痢疾。嫩枝可作牙刷,因其含鞣質(zhì),對(duì)牙齦有益。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guān)于“銀葉樹”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