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炭母草根
A+醫(y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火炭母草根 | 中藥圖典 |
火炭母草根 Huǒ Tàn Mǔ Cǎo Gēn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治氣虛頭昏,耳鳴,耳聾,白帶,跌打損傷。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重慶草藥》 |
毒性 | 無毒 |
歸經(jīng) | |
藥性 | 平 |
藥味 | 酸、甘 |
火炭母草根
(《重慶草藥》)
【來源】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火炭母草"條。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長達1m。莖近直立或蜿蜒,無毛。葉互生,有柄,葉柄基部兩側(cè)常各有一耳垂形的小裂片,垂片通常早落;托葉鞘通常膜質(zhì),斜截形;葉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5-10cm,寬3-6cm,先端漸尖,基部截形,全緣,兩面均無毛,有時下面沿脈有毛,下面有褐色小點。頭狀花序排成傘房花序或圓錐花序;花序軸密生腺毛;苞片膜質(zhì),卵形,無毛;花白色或淡紅色;花被5裂,裂片果時增大;雄蕊8,花柱3。瘦果卵形,有3棱,黑色,光亮?;ㄆ?-9月,果期8-10月。
【采集】夏、秋采挖。
【性味】酸甘,平。
①《分類草藥性》:"味甘,平,無毒。"
②《重慶草藥》:"味甘酸,性溫平。"
①《分類草藥性》:"治氣虛耳聾,婦人白帶。"
②《廣州植物志》:"跌打刀傷之要藥。"
③《重慶草藥》:"益氣,行血,祛風,解熱。治虛弱、風熱、頭昏、氣虛耳鳴、血氣痛、白帶。"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鮮品1~2兩)。外用:研末調(diào)敷。
【選方】①治風熱頭昏,虛火上沖(高血壓)或氣血虛弱,頭暈耳鳴:火炭母草根一斤燉黑皮雞服。(《重慶草藥》)
②治乳癰:鮮火炭母根一兩。水煎調(diào)酒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跌打傷:鮮火炭母根二兩。合豬肉燉熟,加酒再燉十多分鐘服。(《泉州本草》)
|
出自A+醫(yī)學百科 “火炭母草根”條目 http://www.yibo008.com/w/%E7%81%AB%E7%82%AD%E6%AF%8D%E8%8D%89%E6%A0%B9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火炭母草根”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