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患樹蔃
A+醫(y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無患樹蔃 | 中藥圖典 |
無患樹蔃 Wú Huàn Shù Qiánɡ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治外感發(fā)熱,咳嗽,吐血,白濁,白帶。 |
英文名 | Root of Chinese Soapberry |
始載于 | 《嶺南采藥錄》 |
毒性 | |
歸經(jīng) | 心經(jīng)、肺經(jīng)、腎經(jīng) |
藥性 | 涼 |
藥味 | 辛、苦 |
《中藥大辭典》:無患樹蔃
【出處】 《嶺南采藥錄》
【拼音名】 Wú Huàn Shù Qiánɡ
【來源】 為無患子科植物無患樹的根。
【原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詳"無患子"條。
【功效與作用】 治外感發(fā)熱,咳嗽,吐血,白濁,白帶。
①《嶺南采藥錄》:"吐血,合瘦豬肉煎湯飲。"
②《南寧市藥物志》:"為蛇傷要藥。"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含漱。
【附方】 ①治外感發(fā)熱,傷風咳嗽,勞傷咳血,消化不良:無患樹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雙單鵝喉:無患樹蔃三兩。搗爛或切片,煎水含漱。
⑧治白濁、白帶:無患樹蕷四兩。曬干,煮雞食。
④治毒蛇咬傷:無患樹蔃一兩,黃牛木根一兩,六月雪根五錢,山芝麻五錢,生蕹菜頭四兩。煎服。(②方以下出《嶺南草藥志》)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無患樹蔃
【出處】 出自《嶺南采藥錄》
【拼音名】 Wú Huàn Shù Qiánɡ
【英文名】 Root of Chinese Soapberry
【來源】 藥材基源:為無患子科植物無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 無患子 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0多米。嫩枝綠色,無毛。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葉連柄長25-45cm或更長,葉軸上面兩側(cè)有直槽;小葉5-8對,通常近對生,小葉柄長約0.5cm;葉片薄紙質(zhì),長橢圓狀披針形或稍呈鐮形,長7-15cm或更長,寬2-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腹面有光澤,兩面無毛或背面被微柔毛?;ㄐ蝽斏?,圓錐形;花小,輻射對稱;萼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大的長約0.2cm,外面基部被疏柔毛;花瓣5,披針形,有長爪,長約0.25cm,外面基部被長柔毛或近無毛,鱗片2個,小耳狀;花盤碟狀,無毛;雄蕊8,伸出,花絲中部以下密被長柔毛;子房無毛。核果肉質(zhì),果的發(fā)育分果爿近球形,直徑2-2.5cm,橙黃色,干時變黑。種子球形,黑色,堅硬。花期春季,果期夏秋。
【生境分布】 分布于華東、中南至西南地區(qū)。各地寺廟、庭園和樹邊常見栽培。
【性味】 苦;辛;涼
【功效與作用】 宣肺止咳;解毒化濕。主外感發(fā)熱;咳喘;白濁;帶下,咽喉腫痛;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煎水含漱。
【各家論述】 1.《嶺南采藥錄》:吐血,合瘦豬肉煎湯飲。
2.《南寧市藥物志》:為蛇傷要藥。
3.《嶺南采藥錄》:治外感發(fā)熱,傷風咳嗽,勞傷咳血,消化不良。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guān)于“無患樹蔃”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