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槁樹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香槁樹 | 中藥圖典 |
香槁樹 Xiānɡ Gǎo Shù |
|
---|---|
別名 | 跌打王、香膠樹 |
功效作用 | 散瘀;止痛;消炎。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口腔炎;扁桃體炎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
毒性 | |
歸經(jīng) |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苦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香槁樹
【別名】 跌打王、香膠樹
【來源】 樟科香槁樹Machilus grijsii Hance,以全株入藥。
【生境分布】 廣東。
【性味】 甘、微苦,涼。
【功效與作用】 散瘀消腫,止血,消炎。治跌打瘀腫,骨折,脫臼,外傷出血,口腔炎,喉炎,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
【注意】 孕婦慎用。
【摘錄】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中華本草》:香槁樹
【拼音名】 Xiānɡ Gǎo Shù
【別名】 跌打王、香膠樹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黃絨潤(rùn)楠的枝葉、樹皮。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achilus grifsii Hance
采收和儲(chǔ)藏:四季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 黃絨潤(rùn)楠喬木,高可達(dá)5m。芽、小枝、葉柄、葉下面有黃褐色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zhǎng)7-18mm;葉片倒卵狀長(zhǎng)橢圓形,長(zhǎng)7.5-14(-18)cm,寬3.7-6.5(-7)cm,先端漸狹,基部多少圓形,革質(zhì),上面無毛。圓錐花序短,叢生小枝枝梢,長(zhǎng)約3mm,密被黃褐色短絨毛;花兩性;總花梗長(zhǎng)1-2.5cm;花梗長(zhǎng)約5mm;花被裂片薄,6裂,排成2輪,長(zhǎng)橢圓形,近相等,兩面均被絨毛,外輪較狹,兩面均被絹毛;能育雄蕊9枚,排成3輪,花藥4室,外面兩輪,花藥內(nèi)向,第3輪花藥外向,第4輪為退化雄蕊,短小,有短柄,先端箭頭形;子房無柄。果肉質(zhì),球形,直徑約10mm?;ㄆ?月,果期4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灌木叢中或密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地。
【性味】 甘;微苦;涼
【功效與作用】 散瘀;止痛;消炎。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口腔炎;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 孕婦慎用。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guān)于“香槁樹”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