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毛風(fēng)毛菊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長毛風(fēng)毛菊 | 中藥圖典 |
長毛風(fēng)毛菊 Zhǎnɡ Máo Fēnɡ Máo Jú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瀉水逐飲。主水腫;腹水;胞腔積液 |
英文名 | Leaf of Pilose Combretum |
始載于 | 《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
毒性 | |
歸經(jīng) | |
藥性 | 寒 |
藥味 | 苦、澀 |
Saussurea hieracioides Hook.F.
【藥 名】:長毛風(fēng)毛菊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長毛風(fēng)毛菊的全草。
【功 效】:瀉水逐飲。
【主 治】:治水腫及胸脅積液等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一6克。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于甘肅西南部、青海、湖北、四川西北部、云南、西藏。
【考 證】: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動植物形態(tài)】:長毛風(fēng)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根莖肥厚,頂端密被膜質(zhì)殘存葉柄;莖被白以長柔毛。基生葉蓮座狀,長圓狀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5-16cm,寬2-3cm,先端稍尖,基部狹楔形下延成具翅的短柄,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粗齒,兩面被疏長柔毛或僅葉緣有睫毛;莖生葉1-3,條形,無柄。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直徑2-3.5cm;總苞卵狀鐘形,長約2cm;總苞片3層,全部或邊緣紫色,基部密被長柔毛,外層卵狀披針形,內(nèi)層條形,3層,綠黃色;托片長短不等;小花管狀,紫色,長達2cm。瘦果圓柱狀,長3-4cm,冠毛污白色,外層短,糙毛狀,內(nèi)層羽毛狀。花期6-7月。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澀,性寒。有逐水的功能。用于各種水腫。分布于甘肅西部、青海、湖北。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長毛風(fēng)毛菊”條目 http://www.yibo008.com/w/%E9%95%BF%E6%AF%9B%E9%A3%8E%E6%AF%9B%E8%8F%8A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長毛風(fēng)毛菊”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