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棉花根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野棉花根 | 中藥圖典 |
野棉花根 Yě Mián Huā Gēn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治瘧疾,痢疾,腳氣,腸寄生蟲病,癰疽腫毒。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滇南本草》 |
毒性 | 大毒 |
歸經(jīng) | |
藥性 | 寒 |
藥味 | 苦 |
【出處】 《滇南本草》
【拼音名】 Yě Mián Huā Gēn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的根,春季或秋季采挖,去凈莖葉,曬干。
【原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詳"野棉花"條。
【生境分布】 產(chǎn)于云南、四川、陜西、甘肅、湖南等地。
【性狀】 干燥根略呈圓柱狀,常扭曲,全長約10~25厘米,直徑0.6~2厘米。商品大多已斷折,外表棕色至紫棕色,表面粗糙,具縱向凹裂,間或可見支根痕,外皮有時脫落,露出呈裂片狀的黃色木部。根頭部略形膨大,頂端附有殘存的葉柄基部,密生白色綿毛。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皮部淡棕色,木部黃色,射線色較深,導(dǎo)管部分十?dāng)?shù)個群束,作放射狀排列。根的中心部及射線部分常呈裂隙狀。氣微弱,味苦。
【性味】 ①《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有毒。"
②《湖南藥物志》:"溫,苦,有大毒。"
①《滇南本草》:"下氣。殺小兒寸白蟲、蛔蟲犯胃。"
②《中國藥植圖鑒》:"治痢疾。"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4錢;或研末作丸。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瘧疾:野棉花根七至九枚,常山八兩,黃豆一升。共煮熟,去藥,黃豆曬干研成細(xì)粉,酒調(diào)為丸、雄黃為衣。瘧前服十粒。
②治癰疽不潰:野棉花根、葉二至三錢。水煎服。
③治腳氣病:野棉花根燉豬腳食。
④治發(fā)癢子:野棉花根三株,水煎服。
⑤治蜈蚣咬傷:野棉花根搗爛敷。
⑥治對口瘡:野棉花根搗爛敷。
⑦治蟲牙:野棉花根含口內(nèi)牙痛處。(①方以下出《湖南藥物志》)
⑧治痞塊:野棉花根五錢。甜酒煮。取汁內(nèi)服,取渣外包,連服三劑。(《貴州民間方藥集》)
【備注】 本品在四川、陜西、甘肅等地作白頭翁使用。參見"白頭翁"條。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野棉花根”條目 http://www.yibo008.com/w/%E9%87%8E%E6%A3%89%E8%8A%B1%E6%A0%B9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野棉花根”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