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大豆藤
A+醫(y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野大豆藤 | 中藥圖典 |
野大豆藤 Yě Dà Dòu Ténɡ |
|
---|---|
別名 | 野毛豆、鹿藿、餓馬黃、柴豆、野黃豆、山黃豆、野毛扁旦 |
功效作用 | 清熱斂汗;舒筋止痛。主盜汗;勞傷筋痛;胃脘痛;小兒食積 |
英文名 | Herb of Wild groundnut |
始載于 |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
毒性 | |
歸經(jīng) | 脾經(jīng)、肝經(jīng)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 |
《中藥大辭典》:野大豆藤
【出處】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拼音名】 Yě Dà Dòu Ténɡ
【來源】 為豆科植物嶗豆的莖、葉及根。秋季采收。
【原形態(tài)】 撈豆(《救荒本草》),又名:野毛豆(《百草鏡》),鹿藿、餓馬黃(《植物名實圖考》),柴豆、野黃豆、山黃豆、野毛扁豆。
一年生纏繞草本。莖瘦細,各部疏被黃棕色長硬毛。三出羽狀復(fù)葉互生,薄紙質(zhì),側(cè)生小葉扁卵狀披針形,長1.5~5厘米,寬1~2.5厘米,全緣;具長柄。總狀花序腋生;萼鐘狀,5裂;花冠蝶形,紫紅色;雄蕊10,單體;子房上位,無柄,花柱短,柱頭小。莢果線狀矩形,略彎,長1.5~13厘米,寬約5毫米,被長硬毛,有種子3~4粒?;ü?~9月。
本植物的種子(野料豆)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 生長于田邊、水溝旁。分布東北、河北、山東、湖北、湖南、陜西、安徽、江蘇、浙江等地。
【性味】 ①《浙江民間草藥》:"性平,味淡。"
②《上海常用中草藥》:"甘,微寒。"
①《救生苦?!罚?治痘毒,(野毛豆)連莖、根煅存性,研,麻油和敷。不問初起、日久,未潰、已潰。"
②《浙江民間草藥》:"平肝健脾。"
③《杭州藥植志》:"止盜汗。"
④《上海常用中草藥》:"滋養(yǎng),強壯,斂汗。"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4兩。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附方】 ①治盜汗:野大豆藤一至四兩,紅棗一至二兩。加糖煮,連汁吃。(《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②治傷筋:野大豆鮮根、蛇葡萄根皮、酒糟或酒。搗爛,烘熱包敷患處。(《浙扛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野大豆藤
【出處】 出自《浙江民間草藥》;《救荒本草》:LAO豆,生平野中,北土處處有之。莖蔓延附草本上,葉似黑豆葉而窄小微尖,開淡粉紫花,結(jié)小角,其豆似黑豆形,極小。
【拼音名】 Yě Dà Dòu Ténɡ
【英文名】 Herb of Wild groundnut
【別名】 野毛豆、鹿藿、 餓馬黃、柴豆、野黃豆、山黃豆、野毛扁旦。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的莖、葉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lycine soja sieb.et Zucc.[G.ussuriensis Regel et Macck.]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 野大豆 一年生纏繞草本。莖細瘦,各部有黃色長硬毛。三出復(fù)葉,薄紙質(zhì),頂生小葉卵狀披針形,長1-5cm,寬1-2.5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兩面有白色短柔毛,側(cè)生小葉斜卵狀披針形;托葉卵狀披針形,急尖,有黃色柔毛;小托葉,狹披針形,有毛??偁罨ㄐ蛞干?;花梗密生黃色長硬毛;花萼鐘狀,萼齒5,上面2齒連合,披針形,有黃色硬毛;花冠紫紅色,長約4mm。莢果長橢圓形,長約3cm,密生黃色長硬毛。種子2-4顆,黑色?;?、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800m的山野、路旁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 甘;涼
【功效與作用】 清熱斂汗;舒筋止痛。主盜汗;勞傷筋痛;胃脘痛;小兒食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0-12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未調(diào)敷。
【附方】 ①治盜汗:野大豆藤一至四兩,紅棗一至二兩。加糖煮,連汁吃。(《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②治傷筋:野大豆鮮根、蛇葡萄根皮、酒糟或酒。搗爛,烘熱包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各家論述】 1.《救生苦?!罚褐味欢?,(野毛豆)連莖、根煅存性,研,麻油和敷。不同初起、日久,未潰、已潰。
2.《浙江民間草藥》:平肝健脾。
3.《杭州藥植志》:止盜汗。
4.《上海常用中草藥》:滋養(yǎng),強壯,斂汗。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guān)于“野大豆藤”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