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子草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蓼子草 | 中藥圖典 |
蓼子草 Liǎo Zǐ Cǎo |
|
---|---|
別名 | 小毛蓼、小蓼子草、紅蓼子、小蓮蓬、細(xì)葉一枝蓮 |
功效作用 | 祛風(fēng)解表,清熱解毒。主感冒發(fā)熱;毒蛇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四川中藥志》 |
毒性 | 無毒 |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
藥性 | 平 |
藥味 | 辛、苦 |
小毛蓼(《種子植物名稱》),小蓼子草、紅蓼子(《四川中藥志》)。
目錄 |
來源
為蓼科植物細(xì)刺毛蓼的全草及根。
植物形態(tài)
細(xì)刺毛蓼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65厘米。
莖平滑無毛。
葉互生,披針形,長8~12厘米,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楔形,近乎無柄,上面綠色,疏生細(xì)毛,下面淺綠,中脈及側(cè)脈上密生細(xì)刺尖毛;托葉鞘筒狀,膜質(zhì),有脈紋敷條,先端延長成緣毛,與托葉鞘相等或稍長.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長6.5~14厘米,苞片膜質(zhì),邊緣有緣毛;每個苞片內(nèi)有小花1~2朵;花梗通常不伸出苞外;花小,粉紅色或近白色,花被5裂,裂片卵圓形;雄蕊8,花絲線形,花藥橢圓形;子房上位,橢圓形,花柱3,柱頭頭狀。
瘦果呈三角形,長約2毫米,黑褐色而有光澤,包于宿存的花被內(nèi)。
花期9月。
生于溝邊、路旁潮濕地。
分布江蘇、安徽、浙江、廣東,臺灣、四川等地。
此外,同屬植物酸模葉草(參見假辣蓼條)及蠶繭草(參見蠶繭草條),在四川亦作蓼子草用?! ?/p>
采集
開花期間采收?! ?/p>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溫,味淡微辣,無毒。
功用主治-蓼子草的功效
《四川中藥志》:散寒活血。 治麻疹,羊毛疔,跌損后受寒,陰寒及陳寒?! ?/p>
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水煎或酒煎,2~5錢。 外用:煎水洗?! ?/p>
選方
①治麻疹不現(xiàn):蓼子草搗爛或搓爛外滾,或煎水洗。 ②治太熱大燒不退:蓼子草外滾胸前或背心,并浸汁內(nèi)服。 ③治瘧疾日久不愈:紅蓼子草一根,煨酒服。 ④治羊毛疔:紅蓼根四兩。 搗碎煨酒服;如另加野煙頭七個,魚鰍串二兩,馬蹄草七個,煨酒乘極熱時服一杯,更妙。 (選方出《重慶草藥》)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蓼子草”條目 http://www.yibo008.com/w/%E8%93%BC%E5%AD%90%E8%8D%89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蓼子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