菵米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菵米 | 中藥圖典 |
菵米 Wǎnɡ Mǐ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益氣健胃。主氣虛;嘔吐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
毒性 | |
歸經(jīng) | |
藥性 | 寒 |
藥味 | 甘 |
【拼音名】 Wǎnɡ Mǐ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菵草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Fernald [B.erucaeformis(L.)Host var.uniflora Scklbn.ex A.Grag]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 菵商草 一年生直立草本。稈高15-90cm,有2-4節(jié)。葉鞘無毛,多長于節(jié)間;葉舌透明膜質(zhì),長3-8mm;葉片扁平,長5-20cm,寬3-10mm,粗糙或背面平滑。圓錐花序狹窄,由多數(shù)簡短貼生或斜升的穗狀花序,長10-30cm,分枝稀疏,直立或斜升;小穗有1(稀為2)小花,近圓形,小穗長3mm,兩側(cè)壓扁,幾無柄,成雙行覆瓦狀排列穗軸的一側(cè);小穗軸漸落于穎下,穎半圓形,等長,草質(zhì),邊緣質(zhì)薄,白色,有3脈,先端鈍或銳尖,背部灰綠色,有淡綠色橫紋;內(nèi)稃稍短于外稃,有脊;雄蕊3,花藥黃色,長約lmm。花、果期4-9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水旁潮濕之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經(jīng)華北、華東以至西北、西南諸地。
【性味】 甘;寒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煮食,適量。
【摘錄】 《中華本草》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菵米”條目 http://www.yibo008.com/w/%E8%8F%B5%E7%B1%B3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菵米”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