蕕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蕕 | 中藥圖典 |
蕕 Yóu |
|
---|---|
別名 | 邊蘭、方梗金錢草、野莧草、半枝蓮、倒掛金鐘、荊芥葉蕕 |
功效作用 | 清暑解表;利濕解毒。主夏季感冒;中暑;熱淋;帶下;外傷出血 |
英文名 | Herb of Oneflower Bluebeard |
始載于 |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
毒性 | |
歸經(jīng) | 脾經(jīng)、膀胱經(jīng)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 |
《中藥大辭典》:蕕
【出處】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 Yóu
【來(lái)源】 馬鞭草科植物蕕的全草。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5~90厘米。小技有向下的白色柔毛。單葉對(duì)生;廣卵圓形,長(zhǎng)1~3厘米,寬7~25毫米,先端鈍圓或稍尖,基部闊楔形或截形,每邊緣有3~5枚粗圓鋸齒,側(cè)脈5條,兩面有短柔毛和金黃色的細(xì)腺點(diǎn);葉柄長(zhǎng)3~4毫米?;ㄋ{(lán)紫色,單生于葉腋;花柄纖細(xì),中上部有一對(duì)短線形小苞片;萼具短筒,外有短柔毛和金黃色細(xì)腺點(diǎn),5裂,裂片卵形;花冠4裂。全緣;匙形雄蕊4,2強(qiáng);雌蕊1,花枉細(xì)長(zhǎng)、光滑,頂端2裂,子房上位,密生短柔毛。蒴果,有長(zhǎng)硬毛?;ㄆ?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及路邊。分布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
【性味】 性涼,味微甘。
【功效與作用】 祛暑解表,利尿解毒。治中暑,感冒,尿路感染,白帶,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中暑:蕕五錢至一兩,水煎代茶飲。
③治尿路感染:蕕五錢至一兩,石葦、木通、車前草各三錢。水煎服。
④治白帶:鮮蕕四兩。水煎服。
⑤治外傷出血:鮮蕕葉搗爛外敷。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蕕
【出處】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 Yóu
【英文名】 Herb of Oneflower Bluebeard
【別名】 邊蘭、方梗金錢草、野莧草、半枝蓮、倒掛金鐘、荊芥葉蕕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花蕕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aryopteris nepetaefolia (Benth.) Max-im.[Teucrium mepetaefolia Benth.]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0-90cm。有時(shí)蔓生,基部木質(zhì)化,莖方形,被向下彎曲的柔毛。單葉對(duì)策 ;葉柄長(zhǎng)0.3-1cm;葉片紙質(zhì),寬卵形或近圓形,長(zhǎng)1.5-5cm,寬1.5-4cm,先端鈍,基部闊楔形或圓形,邊緣具4-6對(duì)鈍齒,兩面被柔毛及腺點(diǎn);側(cè)脈3-5對(duì)。單花腋生,花柄纖細(xì),長(zhǎng)1.5-3cm,近兩年花柄中部有2枚錐形小苞片;花萼杯狀,長(zhǎng)約6mm,結(jié)果時(shí)略增大,兩面均被柔毛和疏生腺點(diǎn),5裂,裂片卵圓形至卵狀披針形;花冠淡藍(lán)色,外面被疏毛及腺點(diǎn),喉部通常被柔毛,下唇中裂片較大,全緣,花冠管長(zhǎng)6-9mm;雄蕊4,與花柱同伸出花冠管外;子房密生絨毛。蒴果淡黃色,長(zhǎng)約4mm,4瓣裂,果瓣倒卵形,無(wú)翅,被粗毛,有不明顯凹凸網(wǎng)紋?;?、果期5-9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陰濕山坡、林邊、路旁或水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性味】 微甘;涼
【功效與作用】 清暑解表;利濕解毒。主夏季感冒;中暑;熱淋;帶下;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附方】 ①治中暑:蕕五錢至一兩。水煎代茶飲。②治感冒:蕕、一枝黃花、荊芥、忍冬藤各三至五錢。水煎服。③治尿路感染:蕕五錢至一兩,石葦、木通、車前草各三錢。水煎服。④治白帶:鮮蕕四兩。水煎服。⑤治外傷出血:鮮蕕葉搗爛外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guān)于“蕕”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wú)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