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葉墨斛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禾葉墨斛 | 中藥圖典 |
禾葉墨斛 Hé Yè Mò Hú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益胃陰;生津液。主熱病傷津;口干煩渴;病后虛熱;胃酸缺乏 |
英文名 | Herb of Grassleaf Eria |
始載于 | 《西藏常用中草藥》 |
毒性 | |
歸經(jīng) | 胃經(jīng)、脾經(jīng) |
藥性 | 寒 |
藥味 | 甘 |
《中藥大辭典》:禾葉墨斛
【出處】 《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 Hé Yè Mò Hú
【來源】 為蘭科植物禾葉墨斛的全草。7~8月采收。
【原形態(tài)】 草本,叢生,高15~20厘米。根莖匍匐,淡褐色,上部生須根。莖直立,具4~5個鞘狀苞片,綠色,頂部生葉3~5片,禾葉狀,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基部成鞘抱莖。穗狀花序腋生,1~3枝,花序梗有絨毛,花小,白色,花被片外面有絨毛。
【生境分布】 生于田野草叢較潮濕處。
【性味】 甘淡,寒。
【功效與作用】 滋陰益胃,生津液。治熱病傷津,口干煩渴,病后虛熱,胃酸缺乏。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3錢。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禾葉墨斛
【出處】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 Hé Yè Mò Hú
【英文名】 Herb of Grassleaf Eria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禾葉毛蘭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ria graminifolia Lindl.
采收和儲藏:7-8月采集全草,切段,曬干。
【原形態(tài)】 禾葉毛蘭,多年生附生草本,高15-20cm。根莖匍匐,淡褐色,上部生須根。假鱗莖近似于普通的莖,圓柱形,成列聚生于根莖上。頂生葉2-6枚,葉片禾葉狀,長達16cm,寬1-1.5cm,先端漸尖,基部成鞘抱莖,全緣,上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總狀花序直立,1-3個腋生,與葉近等長,花多數(shù);花序軸密被褐色柔毛;花苞片卵形,花瓣和萼片白色,近等長;中萼片長圓形,長約8mm,寬2mm,先端鈍;側(cè)萼片近鐮形,寬3mm;萼囊小,圓形;花瓣狹長圓形,寬1.5mm,先端鈍,唇瓣白色帶黃色斑點,短于花瓣,3裂,側(cè)裂片叉開,長圓形,中裂片近扁圓形,具1條高褶片,先端細尖。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海拔2000-2500m的樹上或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藏。
【性味】 甘;寒
【功效與作用】 益胃陰;生津液。主熱病傷津;口干煩渴;病后虛熱;胃酸缺乏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guān)于“禾葉墨斛”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