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蕨根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毛蕨根 | 中藥圖典 |
毛蕨根 Máo Jué Gēn |
|
---|---|
別名 | 貫眾、貫仲、紫萁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止血;殺蟲;預(yù)防流感;麻疹。主吐血;便血;月經(jīng)過多;痢疾;腸道寄生蟲病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
毒性 | 小毒 |
歸經(jīng) | |
藥性 | 涼 |
藥味 | 苦 |
【拼音名】 Máo Jué Gēn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密鱗耳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stichum squarrosum(D.Don)Fee[Aspidium squarrosum D.Don]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除去葉柄與須根,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 植株高60-100cm。根莖短,直立或斜升。密被褐色、披針形小鱗片。葉簇生;葉柄長30-40cm,禾稈色,密被棕褐色、邊緣有睫毛的闊卵形或狹披針形大鱗片;葉片革質(zhì),長圓披針形,長40-60cm,寬10-17cm,漸尖頭并為羽狀,基部不縮狹,上面光滑,下面疏被紅棕色鱗毛,羽軸和葉軸下面密被褐棕色、通常扭曲的線狀披針形長鱗片,二回羽狀;羽片25-35對,斜展,互生,中部羽片長8-10cm,寬2-2.5cm,漸尖頭,有短柄,一回羽狀;小羽狀10-15對,長圓狀鐮形,漸尖頭,基部不對稱,羽片基部上側(cè)1小羽片較長,長達(dá)2cm,直立,上側(cè)近圓弧形,有2-3個(gè)半裂圓齒,下側(cè)邊平直,全緣,葉脈羽狀,不甚明顯。孢子囊群小,圓形,背生于上半部,每小羽片有5-7個(gè),成熟時(shí)匯合;囊群蓋大,深棕色,彼此接近,全緣。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400-2300m的山谷雜木林下或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河南、湖北、西藏等地。
【性味】 苦;涼;有小毒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止血;殺蟲;預(yù)防流感;麻疹。主吐血;便血;月經(jīng)過多;痢疾;腸道寄生蟲病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 《中華本草》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毛蕨根”條目 http://www.yibo008.com/w/%E6%AF%9B%E8%95%A8%E6%A0%B9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毛蕨根”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