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茴芹
A+醫(y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山茴芹 | 中藥圖典 |
山茴芹 Shān Huí Qín |
|
---|---|
別名 | 拉拉柏[藏名]、拉拉柏 |
功效作用 | 溫中散寒,驅(qū)風下氣,活血鎮(zhèn)痛,健胃止痢。主治腸炎痢疾,脘腹脹痛。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
毒性 | |
歸經(jīng) | 胃經(jīng)、脾經(jīng)、大腸經(jīng) |
藥性 | 溫 |
藥味 | 辛、甘 |
《全國中草藥匯編》:山茴芹
【拼音名】 Shān Huí Qín
【別名】 拉拉柏[藏名]
【來源】 傘形科山茴芹Carlesia sinensis Dunn,以根入藥。
【生境分布】 四川。
【性味】 甘、辛,溫。
【功效與作用】 溫中散寒,驅(qū)風下氣,活血鎮(zhèn)痛,健胃止痢。主治腸炎痢疾,脘腹脹痛。
【用法用量】 2~3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山茴芹
【出處】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拼音名】 Shān Huí Qín
【別名】 拉拉柏(藏名)
【來源】 為傘形科植物山茴香的根(藏醫(yī)用全草或種子)。8~9月挖根,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10~17厘米,除花序外無毛。根粗長,密生纖維質(zhì)葉鞘殘留物。基生葉多數(shù),矩圓形,長3~9厘米,3回羽狀全裂,最終裂片條形,長5~10毫米,寬約1毫米,邊緣內(nèi)折;葉柄長2~8厘米,基部具鞘?;ㄝ愣鄶?shù),有時分枝;復傘形花序頂生;總苞片多數(shù),條形,長約1厘米;傘幅10~20余,長1.5~3厘米;小總苞片多數(shù);條形,長3~5毫米;花梗多敷,長約2毫米;花白色;花瓣倒卵形,頂端2裂,基部收縮,中間凹,有內(nèi)折的小舌片;萼齒明顯,果期宿存,萼片反卷;子房有毛,花柱特長,與果等長或稍長。雙懸果矩圓狀卵形,長4~5毫米,有疏毛,先端稍收縮,果棱絲狀,稍凸起。
【生境分布】 生于山頂巖石縫中。分布遼寧山東、四川等地。
【性味】 甘辛,溫。
【功效與作用】 溫中散寒,驅(qū)風下氣,活血鎮(zhèn)痛,健胃止痢。治脘腹脹滿,腸炎,痢疾。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3錢;或為散。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出自A+醫(yī)學百科 “山茴芹”條目 http://www.yibo008.com/w/%E5%B1%B1%E8%8C%B4%E8%8A%B9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山茴芹”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