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藤葉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小血藤葉 | 中藥圖典 |
小血藤葉 Xiǎo Xuè Ténɡ Yè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解毒消腫;散瘀止血。主瘡癤腫毒;乳癰紅腫;外傷出血;骨折;毒蛇咬傷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
毒性 | |
歸經(jīng) | |
藥性 | 平 |
藥味 | 辛、甘、澀 |
【拼音名】 Xiǎo Xuè Ténɡ Yè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Baill.Var.Sinensis Oliv.
采收和儲藏: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研粉備用。
【原形態(tài)】 落葉或半落葉木質(zhì)藤本,長2-3m。根圓柱形,木質(zhì)而堅硬,略彎曲。老枝灰色,小枝棕褐色。單葉互生;葉革質(zhì);葉柄長0.5-1cm;葉片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2cm,寬1-3cm,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呈圓形,邊緣具不明顯的疏齒,上面綠色,嫩葉上面有時有淺色斑紋,下面略被白粉,側(cè)脈6-8對,不明顯。花雌雄異株;花單生葉腋或簇生,直徑約1cm;花被6-9,排成3輪,最外3片較小;雄蕊6-9,花絲基部稍連合,雄蕊嵌于肥大的花托縫穴中;雌蕊群球形,心皮10-30,離生,結(jié)果時花托伸長約3-7cm。小漿果球形,直徑5-7mm,熟時鮮紅色。種子腎圓形,種皮光滑?;ㄆ?-8月,果明7-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300-1500m的向陽低山坡或山溝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葉狹披針形、狹卵狀矩圓形或矩圓形,革質(zhì)或厚紙質(zhì)。長4-12cm,寬1-3cm,先端長漸尖或尾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吘売惺桎忼X;葉表面枯綠色,主脈明顯,側(cè)脈不明顯;葉柄長約8mm。氣微香,味辛涼。
【性味】 甘;辛;微澀;性平
【功效與作用】 解毒消腫;散瘀止血。主瘡癤腫毒;乳癰紅腫;外傷出血;骨折;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外用:30g,鮮品可加倍,搗敷;或煎水洗;或干葉研粉撒及調(diào)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guān)于“小血藤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