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頭苦荬
A+醫(y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多頭苦荬 | 中藥圖典 |
多頭苦荬 Duō Tóu Kǔ Mǎi |
|
---|---|
別名 | 山鴨舌草、黃花山鴨舌草、黃花地丁、剪刀草、剪子股、還魂草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利濕。主咽痛;目赤腫痛;闌尾炎;疔瘡腫毒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Polycephalous Ixeris |
始載于 | 《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苦 |
種中文名:多頭苦荬
【藥 名】:多頭苦荬
【拼 音】:DUOTOUKUMAI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多頭苦荬的全草。
【功 效】: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敷患處。
【別 名】:黃花地丁、黃花山鴨舌草、剪刀草(《廣東朝陽草藥》)、剪子股、還魂草(江蘇寶應)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
【拉丁名】:Ixeris polycephala Cass-Benth
【考 證】: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各家論述】:
4.《泉州本草》:清熱解毒,祛風止痛,消癰止痢。治婦人血崩,乳癰,赤白痢。外敷癰疽腫毒。
5. 蘇醫(yī)《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風散熱。治腸炎,白喉,咽喉腫痛,癰疽瘡癤,蕁麻疹,過敏性皮炎。
6.《江西草藥》:散瘀解毒。治跌打損傷,感冒頭痛,中暑腹痛。
7.《湖南藥物志》:行氣,散血,消積。
【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8-30cm。莖多數(shù),自匍匐莖生了同,四棱形,被倒向短柔毛。葉對生;葉柄長0.8-1.3cm,基部紫紅色,密被短柔毛;葉片卵形或莖最下部的葉圓卵形而較小,長1.2-3.4cm,寬12.4cm,先端鈍,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具圓齒狀鋸齒,下面近無毛,下面脈上具短硬毛。輪傘花序分離,或密集于莖端成短總狀花序;無苞葉;苞筒不等寬,外面沿脈上被短硬毛,其余部分被微柔毛,上唇3齒,短,三角形,果時向上反折,下唇2齒,略長,先端鉆形,齒均被睫毛;花冠白色至紫紅色,比花萼長約1/2倍,外面被微柔毛,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央裂片較大;雄蕊4,前對能主能,花藥2室;子房4裂,柱頭2裂。小堅果4,卵球形,褐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
本種與細風輪菜的主要區(qū)別為:輪傘花常具苞葉;萼筒等寬,外面全無毛或沿脈上有極稀少的毛,內面喉部被小疏柔毛,齒緣被睫毛,上唇3齒果時不向上反折?;ㄆ?-6月,果期7-8月。
|
關于“多頭苦荬”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