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娃兒藤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人參娃兒藤 | 中藥圖典 |
人參娃兒藤 Rén Shēn Wá ér Ténɡ |
|
---|---|
別名 | 土人參、土牛七、土牛膝、山豆根、藤了刁竹、三十六根參 |
功效作用 | 清肝明目;行氣止痛。主兩目視物昏花;脘腹脹痛 |
英文名 | root of Kerr Tylophora |
始載于 | 《新華本草綱要》 |
毒性 | |
歸經(jīng) | 胃經(jīng)、肝經(jīng) |
藥性 | 平 |
藥味 | 辛、苦 |
Tylophora kerrii craib
科屬:蘿藦科Apocynaceae
特征:柔弱攀援灌木;須根叢生。除花外,全株無毛。葉薄膜質(zhì),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5—7.5厘米,寬4-11毫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側(cè)脈每邊4-6條,不很明顯;葉柄長3毫米。傘房狀聚傘花序腋外生,長2-4厘米;小苞片小,卵形,有緣毛;花小,白色,長和直徑2-4毫米;花萼內(nèi)面基部有5個腺體,萼片三角形,邊緣有緣毛;花冠輻狀,外面無毛,內(nèi)面被疏柔毛,花冠裂片長圓形;副花冠裂片卵形,背部隆腫或凸圓狀,頂端達(dá)花藥的基部;花藥頂端膜片圓形;花粉塊圓球狀,近直立,花粉塊柄平展;子房卵圓狀,無毛,柱頭盤狀五角形,頂端有小尖頭。蓇葖果線狀披針形,長11厘米,直徑1厘米,無毛;種子長圓形,長8毫米,頂端種毛長2.5厘米。 花期5-8月,果期8-12月。
其它
分布及生境:產(chǎn)景東等地;生于海拔1150米山地灌木叢中。分布于貴州、廣西、廣東、福建。越南、泰國也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根可藥用,可治肚痛。
【藥 名】:人參娃兒藤
【拼 音】:RENSHENWAERTENG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人參娃兒藤的根。
【主 治】:治老年視物昏花,胃腹疼痛。
【性味歸經(jīng)】:辛,平;入肝、胃二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克。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地。
【考 證】: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中藥化學(xué)成分】:根含牡丹酚、B-谷甾醇、對-羥基苯乙酮、娃兒藤烯醇(tylolupenol),娃兒藤烯醇甲素(tylolupenol-A)和娃兒藤烯醇乙素(tylolupenol一B)。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人參娃兒藤”條目 http://www.yibo008.com/w/%E4%BA%BA%E5%8F%82%E5%A8%83%E5%84%BF%E8%97%A4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人參娃兒藤”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