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飲食/糯米
醫(yī)學電子書 >> 《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 >> 健脾消積類 >> 健脾和胃類 >> 糯米 |
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 |
|
【基原】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種仁。
【異名】元米、江米。
【應用】
1.三消渴利:糯米(炒爆)、桑根白皮等分,煮取半碗,渴則飲不拘時。(《三因方》梅花湯)
2.自汗不止:糯米、小麥麩(同炒)為末,每服9g,米湯送下或豬肉點食。(《本草綱目》)
3.脾虛泄瀉:糯米、淮山藥共煮粥,熟后加白糖食之。(《劉長春經驗方》)
4.虛勞不足:糯米入豬肚內蒸干,搗作丸子,日日服之。(《本草綱目》)
【使用注意】
糯米性粘滯難化,故病人忌食。
【現代研究】
糯米中含有脂肪油、淀粉(主要為支鏈淀粉)、糊精等物質,其中磷的含量比粳米低。
【按語】
因性極粘,故名??芍笾囡堘劸瓢緶?,若作糕餅,性難消化。糯稻根須,煎湯可止渴、止虛汗。
【參考文獻】
1.《仁齋直指方》:“痘疹用糯米,取其解毒,能釀而發(fā)之也?!?/p>
2.《本草綱目》:“暖脾胃,止虛汗泄痢,縮小便,收自汗?!?/p>
3.《本草經疏》:“補脾胃,益肺氣之谷,脾胃得補,則中自溫,大便亦堅實。溫能養(yǎng)氣,氣充則身自多熱,大抵脾肺虛寒者宜之。”
參看
![]() ![]() |
出自A+醫(yī)學百科 “中醫(yī)飲食/糯米”條目 http://www.yibo008.com/w/%E4%B8%AD%E5%8C%BB%E9%A5%AE%E9%A3%9F/%E7%B3%AF%E7%B1%B3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中醫(yī)飲食/糯米”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